【出彩祁中人】王海生:为祁县中学写校牌的学生

『出彩祁中人』

百廿春风笔

共书祁中魂

 

 

 

PART.1

    王海生先生简介  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王海生,生香斋主、笃信堂人。室称:笃信堂,又署生香斋。1948年生于山西文水王家堡村,1973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祁县中学66届高33班校友,大学文化,农经师,吕梁人民艺术家。1971年参加工作,历任刘胡兰人民公社团委委员、社直机关团支部书记,19741月调文水县委办革委办任秘书,197512月任县委农村政治部、县革委农业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任,198310月任文水农业机械公司党支部书记,19872月任文水县宜儿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,19895月任文水开栅镇党委书记,19922月任文水县财贸委员会主任,19956月任文水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、县农业委员会主任、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,19987月任文水县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常务副主席等职,2008年退休。曾任多个协会职务,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他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,牵头成立多个书画组织。书法作品多次获奖,被多家媒体宣传、多地收藏。编著出版《文水文史资料》等14本书籍,还协助开发世泰湖风景旅游区,获诸多荣誉,为山西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。

 

 

 

 

 
 
 

 

 

 

PART.2

    礼赞王海生先生   

 

念奴娇·吕梁人民艺术家王海生
靳仰君
 
吕梁灵秀,望海生妙笔,墨香盈掬。自幼勤攻书画艺,德艺双馨名夙。翰海悠游,文坛耕获,岁月华章筑。功成名就,历经风雨霜沐。
常忆从政流年,倾心敬业,勋绩光辉耀。书画传承倾赤胆,展办筹谋忙碌。著述丰饶,声名遐迩,妙作传千古。艺林嘉誉,至今犹颂馨馥。
 
 

 

  

趣闻轶事

 

 
在祁县中学的历史记忆中,有一块校牌带着特殊的时代印记。它的书写者是当时在祁中就读的高中生王海生。
那是1966年,文化大革命的浪潮突如其来,席卷了整个社会,也冲击着宁静的校园。祁县中学在时代的洪流中,面临着诸多改变,其中就包括更换校牌。
在往昔,这样的任务自然会交给校内书法造诣深厚的老师们。那时的祁中不少老师的书法在当地都颇有名气。然而,特殊的时代背景下,这些老师们遭受不公平对待,被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。他们身处困境,自身难保,哪还敢轻易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才华。书写校牌这件事,一下子陷入了僵局。
校领导们为此事愁眉不展,经过一番商议,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学生群体。就在这时,高33班学生王海生进入校领导的视野。王海生64年入学,他从入学开始就加入了学校的音乐组和美术组,酷爱书法和美术,暗暗下苦功,班里出壁报、黑板报都是他画报头、写标语、编辑抄写内容。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才18岁,尽管他只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,但在当时的情况下,似乎是最合适的人选。直到2025年2月,学校采访王海生先生时,他才讲述了当年写校牌的往事:
“有一天,张鹤禄老师(当时管学校后勤总务)把我叫到他办公室,要我写校牌,我感到很突然,更觉得心虚,底气不足,一直不答应,最后张老师说学校定了旧校牌不用了,让你重写新的,这是政治任务,你就写吧……当时情况,我只能接受任务,努力完成,便大胆地用粗壮的接近魏碑体竖着写了“山西省祁县中学”七个大字,用油漆描好朝南挂在桂林巷校门东面柱子上。这件事我没有对任何老师和同学们讲,几乎全校很少有人知道。后来我给学校办了教育革命展览就回老家文水了,这牌子挂了多久,我就不清楚了。提此故事,不求什么,只是确有此事。”
在后来的日子里,王海生离开了祁中,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。但每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,心中总是充满温暖。那块承载着他青春与努力的校牌,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珍藏。即便时光流转,那份特殊的记忆也永远不会褪色,它是祁中历史的一部分,也是王海生人生中独一无二的闪光点。
 

 
 

 

 
 
 

 

 

 
 

 

 

 

 

来源 |  祁县中学校

文案 |  张永生 

图片 |  张永生

审核 |  张永生

责编、制作 |  团  委

 

总924期 2025第34期 

 

 

  END  

 

扫码关注

 

获取更多精彩资讯

 

 

 

2025年3月12日
通知公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