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彩祁中人】沁园春·人民教育家辛安亭





『出彩祁中人』
百廿春风笔
共书祁中魂
人民教育家辛安亭先生


祁中授业辛安亭初展才华
人教编书适然者誉满神州

PART.1

辛安亭先生简介



辛安亭(1904-1988),山西离石人,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出版家。1929年,他开启教育生涯,在山西省祁县中学担任语文教师。两年的教学实践为他日后教育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。1931年,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,进一步深造,学术视野得以拓展。1938年,辛安亭奔赴延安,加入中国共产党,投身革命教育事业,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科科长,为边区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
新中国成立后,辛安亭在教育领域担任多个重要职务。他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兼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、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与副总编辑、甘肃教育学院院长、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及副校长等职,并曾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。在不同岗位上,他始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。辛安亭著有《论语文教学及其他》《教材编写琐忆》《辛安亭论教育》等著作,这些作品凝聚了他对教育的深刻见解,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。


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期间,辛安亭与叶圣陶先生携手合作,共同承担中小学统编教材的编辑与出版重任,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统编中小学教材。一位来自上海国统区,一位来自西北解放区,两人在新中国教材建设的舞台上珠联璧合。他们的合作不仅推动了我国教材事业的发展,两人也结下了深厚友谊,成为教育界的一段佳话。这段经历也成为辛安亭人生中难忘的美好时光。改革开放后,辛安亭每次到北京,都会前往叶老家探望,刚抵京时一次,回兰州前再去一次,足见两人情谊之深。
辛安亭多次总结编写教材的经验教训,归纳出编写教材的原则。他的文章情真意切、饱含智慧,不仅能让人增长知识与才干,还能在思想情感上给予熏陶,激励教育工作者为编好教材奉献一生。
辛安亭去世多年后,他曾学习、生活过的地方依然以各种方式纪念他。离石一中校园内矗立着他的塑像,兰州文理学院南校区安放着他的半身铜像,兰州大学校园内还有一条“安亭大道”。这些纪念设施承载着人们对他的缅怀与敬仰,也见证着他为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。

PART.2

辛安亭先生的生平


● 1904年,出生于山西省离石县一个贫寒之家。
● 1916年,进家乡小学,毕业后考入太原进山中学。
● 1929年,在山西省祁县中学校教语文两年。
● 1931年,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,树立走科教兴国道路的人生志向。
● 1935年9月至1937年12月,在山西太原师范、运城师范教书。
● 1938年至1949年6月,奔赴延安、参加革命,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教材编审科工作,编写50多本教科书和通俗读物,获得边区教育模范工作者甲等奖。知名度非常高,有“政府的林主席,编书的辛安亭”之称。
● 1949年8月,随军接管兰州大学。
● 1949年12月2日,毛泽东主席委任其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。
● 1950年3月17日,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委任其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。
● 1951年8月,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长、副总编辑,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统编中小学教材,哺育了全国亿万青少年,为科教兴国立了一大功。
● 1961年12月30日,重返兰州,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就把创办甘肃教育学院的重任交给辛老。
● 1970年,被安排在甘肃省教育厅中学编写组。
● 1973年2月,任兰州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席,后任兰大副校长、副书记,实际主持兰大工作。
● 1982年6月3日,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,创办金城联合大学,成为金城联合大学首任董事长。
● 1988年12月28日,辛老谢世。
从1950年到1998年,共正式出版2本著作,发表200篇研究论文。有的通俗读物印刷量超过100万册。

先生的教学思想与理念

辛安亭先生教学思想
“系统学习,重点讲授,缺啥补啥,密切联系中学实际。”
辛安亭先生教育理念
“从当地实际出发办出学校特色,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。”

沁园春·人民教育家辛安亭
艾琪钟
晋地贤英,杏坛巨匠,德韵悠飏。忆初临祁县,黉堂启智;复游燕北,学府增煌。奔赴延安,情融革命,碧血丹忱育栋梁。春风里,看李桃竞艳,满园馨香。
编书岁月华章,与叶老、同舟共远航。秉教学至理,系统精授;持行理念,特色兴乡。缺者能充,知行相济,服务民生经济昌。千秋后,忆先生风范,史册流芳。
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。

来源 | 祁县中学校
文案 | 张永生
图片 | 网络下载
审核 | 张永生
责编、制作 | 团 委
总911期 2025第21期

END





扫码关注
获取更多精彩资讯